「該邊」腫一包?小心常負重引疝氣!了解腹股溝疝氣2原因,有效治療不適症狀
0 0

一名40多歲的李姓建築工,半年前發現自己左側鼠蹊部有微凸的腫塊,但躺下時又會縮回去,由於沒有其他不適症狀,遲遲未就醫檢查,直到腫塊逐漸變大並伴隨疼痛,才趕緊就醫檢查,經醫師診斷為「腹股溝疝氣」。

為何會導致腹股溝疝氣?會出現哪些常見症狀?需要接受何種治療才能有效改善?快一起了解吧!

造成腹股溝疝氣的2原因

疝氣俗稱墬腸或脫腸,指體內器官離開正常位置,鑽進別的位置,當此狀況發生於腹股溝時,便可稱作腹股溝疝氣(Inguinal hernia)。

造成腹股溝疝氣的原因主要可分為直接型和間接型,以下分別為各位介紹2者的差異:

  • 直接型腹股溝疝氣:當一部份的腹內器官或組織,經由鼠蹊部肌肉和筋膜弱點或破洞,直接突出腹壁以外,便可稱作直接型腹股溝疝氣。
    直接型腹股溝疝氣通常是因長期搬重物、慢性咳嗽或便祕不斷出力等原因,使腹壓上升,進而導致腹股溝結構逐漸變弱 ;有些則會隨著年齡增長或肌肉退化,促使腹股溝底部的腹壁變得薄弱以及功能變差,而發生疝氣。
  • 間接型腹股溝疝氣:又可稱作先天性腹股溝疝氣,好發於男性,而男女比例為9:1。男性通常是器官經胚胎期睪丸下降路線的筋膜弱點,突出到腹股溝,再下降到陰囊內;女性則是器官經由子宮圓韌帶往腹股溝滑下,誘發疝氣發生。


腹股溝疝氣2大典型症狀

  1. 腹股溝處漲痛:患者初期只會有輕微的漲痛感,而腹股溝則不一定有明顯的膨出。
  2. 患處膨起:隨著病情進展,腹股溝會出現膨出的腫塊。在腹壓較大時,如久站、負重較大、劇烈運動、慢性咳嗽、打噴嚏、便祕或小便困難時更加明顯,躺下時則會消失。

如何診斷腹股溝疝氣?

若腹股溝疝氣患者長期出現上述症狀,且多次無法自行將疝氣囊推回原位,應至泌尿科就診,醫師會先詢問病患有無相關病史,再以視診或觸診等方式進行檢查。

首先,醫師會請患者採取站立姿勢,並將褲子褪到膝蓋以增加腹壓,接著再觀察其腹壁鼓出和膨出的大小與位置延伸的方向,以及是否合併陰囊積水等疾病。

視診完後,醫師會請病患躺下,用手將疝氣囊壓回腹腔內,並以觸診的方式確定其破損位置及大小,以判斷是否為腹股溝疝氣。



2大手術有效治療腹股溝疝氣

若醫師觸診後,無法將患者的疝氣囊推回原本的位置,便可能會使用以下2種方法為病患治療:

  • 疝氣縫合術:如果患者只有單側腹股溝疝氣,醫師多會建議採取傳統的疝氣縫合術,以開刀的方式將疝氣囊內的腸道及其他組織放回原處,再將疝氣囊關閉;對腹壁的薄弱處,則使用自體組織加以修補,降低復發的可能性。
  • 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醫師會利用腹腔鏡,經由下腹部的小傷口在肌肉筋膜缺損處舖上一層人工網膜,以達到無張力修補的目的。相較於疝氣縫合術,腹腔鏡修補手術產生的傷口較小、復原速度較快且復發機率也較低,還可免於因拉扯所產生的痛覺,為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

預防腹股溝疝氣有撇步!避免腹壓上升是關鍵

想要有效預防腹股溝疝氣發生,平時就應避免腹壓上升,若其他疾病如肺炎導致慢性咳嗽、腸胃功能不佳而長期便祕,或者因攝護腺肥大出現小便困難等容易使腹壓上升的症狀,須盡快就醫治療。此外,懷孕、提重物或長時間負重者,也容易出現腹壓升高的狀況,須特別注意,以免引發腹股溝疝氣。


Sponsored by Egroup88

Happy
Happy
0 %
Sad
Sad
0 %
Excited
Excited
0 %
Sleepy
Sleepy
0 %
Angry
Angry
0 %
Surprise
Surprise
0 %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