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样品再立新功 月球有了更精确的时间标尺

2月15日,元宵佳节到来之际,《自然·天文学》在线发表了一项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利用嫦娥五号月球“土特产”的同位素年龄和着陆区撞击坑统计结果,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目前常用月球年代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更精确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   “新的年代函数模型为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时间标尺。”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岳宗玉强调。   在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确定重要地质单元和重大地质事件的年龄至关重要。早期阿波罗(Apollo)和月球(Luna)探测任务在月球表面采集了样品,并通过同位素测年方法得到了这些样品的精确年龄,它们代表了样品所在地质单元的年龄。   为了将这些有限的年龄信息推广应用到整个月球,欧美科学家们建立了撞击坑统计定年方法,包括描述撞击坑大小—频率分布规律的产率函数和描述撞击坑归一化频率与绝对年龄关系的年代函数,前者通过遥感图像撞击坑统计分析得到,后者通过样品年龄及其所在地质单元撞击坑归一化频率得到。其中最著名和广泛应用的是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格哈特·纽库姆(Gerhard Neukum)教授于1983年建立的产率函数和年代函数。   然而,“遗憾的是,Apollo和Luna采集的样品年龄在约30亿年至10亿年间有一个很大的空白区间,几乎占据了月球地质历史的一半,这也使得年代函数的可靠性一直受到质疑。”岳宗玉坦言。   因此,寻找月球表面20亿年左右地质单元的样品对验证和改进月球年代模型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成为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目标之一。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安全着陆,带回样品的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其年龄为20.3亿年,与预期吻合很好。   “嫦娥五号样品年龄为月球年代函数的改进提供了一颗珍贵的‘金钉子’,是嫦娥五号样品对月球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特贡献。”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邸凯昌说道。   研究团队基于高分辨月球遥感影像的撞击坑统计分析结果和撞击坑产率函数得到嫦娥五号采样点地质单元的撞击坑归一化频率,与嫦娥五号样品的年龄构成建立月球年代函数模型一组新的控制数据,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格哈特·纽库姆建立的年代函数进行更新,建立了新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   分析表明,根据新的年代函数得到的定年结果在大部分情况下更老一些,最大的差别在2亿年左右。   “由于增加了嫦娥五号关键数据点,新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定年的精度优于经典的格哈特·纽库姆建立的年代函数模型,可用于今后月球地质单元的定年。进一步,可根据新的月球年代函数,推演火星、水星等其他地外行星的新年代函数,提高定年精度。”邸凯昌说,新月球年代函数,是一把更精确的时间标尺,将在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项成果也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其中一位审稿人表示:“这项原创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想整个行星科学领域都会对这个结果感兴趣。”

News Detail

迄今最强AI专用超级计算机在建,以期研发更好语音识别工具,构建虚拟元宇宙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4日报道,脸书母公司Meta正在建造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人工智能(AI)专用超级计算机,希望以非凡的计算能力开发AI模型,以研制出更好的语音识别工具,自动精准地翻译不同语言,并帮助构建其3D虚拟元宇宙。 元宇宙公司的RSC超级计算机 。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 这一名为“AI研究超级集群”(RSC)的超级计算机目前已经启动,运行速度超过了该公司之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RSC于2017年开始建造,目前只有6080个图形处理单元(GPU)——尽管GPU是为游戏而设计开发的,但它也是训练AI模型的高效工具。这些GPU的功能强于此前超级计算机内的“同伴”,且RSC训练大型AI模型的速度是其“前辈”的3倍。该超级计算机现在的性能与加利福尼亚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的PelLuMutter超级计算机相当,后者目前在Top500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中位列第五。 RSC建造完成后将拥有16000个GPU,功能几乎是现在的3倍。元宇宙公司表示,届时它将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AI优化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将达到每秒5EB(1EB等于10的18次方)次浮点运算——作为对比,2021年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富岳”是唯一一台峰值性能达到0.5EB级的超级计算机。 RSC将专门用于训练和运行大型AI模型。近年来,AI前沿领域依赖于更强大的机器来训练模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神经网络之一“威震天—图灵自然语言生成”系统可运行5300亿个参数,大致相当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量。元宇宙公司表示,RSC建成后,将可运行拥有数万亿参数的模型。

News Detail

零下35℃下电池快速升温 “北理工制造”电动车驰骋冬奥

 “目前,全世界没有一辆电动车在-35℃以下、冻72个小时后,在不接入任何外接电源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正常行驶,但我们团队研制的电动车就做到了!”作为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无不自豪地说,由他总负责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面向冬奥环境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应用”重大项目为北京冬奥会新能源汽车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为电池加装“暖宝宝”   据前期调研,冬奥会期间,新能源汽车面对的是-20℃至-30℃的低温工作环境,作为举办地之一的张家口地区,崇礼室外赛区在极寒时温度将降至-23℃。   “在解决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低温应用方面,重要解决方法是采用外部加热方式,但是这种电池加热系统能耗高、时间长、效率低、效果差。”孙逢春告诉北青报记者,北理工冬奥团队研制的低温自加热电池系统,可以在-35℃的环境下,基于自加热的方式在5至6分钟之内使车载动力电池温度上升到0℃以上,从而激活动力电池的正常应用。“就相当于给传统电芯增加了高效的加热镍箔片,给电池带上‘暖宝宝’。”在电动汽车冷启动时,短时间内就能把电池加热到适宜的工况温度。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电动汽车在冬季严寒条件下续航里程、行驶安全性和行驶舒适性等多方面难题。   “加热镍箔片在两个电池单体的中间,有了这个加热片,便和电池的正负极构成了回路,通过‘自激活-电池给自己供电加热’的原理短时间内释放热量,将电池升温到0℃左右,即使电池停止了‘自加热’,余热也会让电池持续升温,达到‘舒适工作’的温度区间内,让电动车正常行驶。这是一种物理反应,我们的方案及使用的材料都经过了大量实验,是满足安全需求的。”参与此次科研项目的北理工博士易江说。   动力系统实现连续爬坡   除了温度低,复杂的路况,也对新能源汽车智能自主安全监控提出了较大挑战。“尤其是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项目,我们的车辆需要每天不间断地往返山脚和山顶之间,这种应用场景对车辆的动力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易江告诉北青报记者,驱动电机可以称为车辆的另一颗“心脏”,但一般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无法满足持续爬坡的需求。于是北理工及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团队开发了双电机无动力中断一体化自动变速电驱动系统。   这套为冬奥会开发的动力系统可以覆盖冬奥会时所有的“连续爬坡”场景,“就好比我们用‘黑科技’加固了‘心脏’,让心脏的供血能力更强了,为车辆提供更强、更持久的动力。”易江说,这个系统既可保证电动车持续爬坡而“不知疲倦”,也可以规避电动车在换挡过程中出现动力损失等情况。   “同时我们也给车辆加装了智能大脑——智能网联整车控制器(iVCU),将车辆运行状态信息上传到云平台,实现对车辆运行的安全监控,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新能源客车服务冬奥   冬天乘坐电动车,体验感如何?是否为了保证电动车正常运行,而不敢开空调呢?关于这个问题,北理工冬奥团队也给出了答案。   北理工团队开展了低温补气增焓技术的应用研究,与传统的车内空调制热相比,具有宽温区、高能效、安全性好等特点,解决温度受限及能效低的难题,可以满足冬奥电动汽车低温环境制热的要求。易江介绍,低温补气增焓技术不仅让空调的运行效率提升了,在制热的同时,还把能耗降了下来,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据介绍,北理工冬奥团队带头研制的212辆新能源客车已经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崇礼赛区投入使用,承担两个赛区的车辆运营保障任务,该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总牵头,清华大学、北汽福田、北汽新能源、理工华创、亿华通等龙头单位及领军企业共同参与,其中,北理工及理工华创团队有10人参与保障任务,有4人将全程参与延庆赛区和崇礼赛区的冬奥会期保障工作。

News Detail

核聚变研究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美国家点火装置首获“燃烧等离子体”

 一个由超百名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4项实验成果称,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通往实现核聚变目标的路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获得了所谓的“燃烧等离子体”,这意味着核聚变燃烧可以由反应本身产生的热量来维持,而不是靠输入的激光能量。   美国密歇根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卡洛琳·库兰兹解释说,核聚变将氢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形成重原子核。当产生的原子质量小于参与反应的原子质量时,多余的质量就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大量光和热。核聚变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不会产生其他污染物。而反应所必需的燃料氢气,在地球上的储量足以满足人类长达数百万年的能源需求。“核聚变产生的基本上是无限的清洁能源。”   在本研究中,科学家将包含192束激光的巨型激光阵列靶向一个小“胶囊”内的弹丸,将其加热到1亿摄氏度,制造出了巨大的能量爆发,获得了“燃烧等离子体”——尽管只持续了万分之一秒,但足以证明实验取得了成功。   研究人员指出,在2020年11月和2021年2月进行的4次实验中,产生了多达0.17兆焦耳的能量,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尝试,不过仍小于启动核聚变过程所需的1.9兆焦耳。有研究称,2021年底在NIF进行的实验产生了1.3兆焦耳的能量,持续了百万亿分之二秒,但研究结论还未经过同行评议。   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在想方设法研究核聚变技术。35个国家在法国南部合建“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该反应堆使用巨大的磁铁来控制过热的等离子体,预计于2026年开始运营。   NIF研究团队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点火”。当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其消耗的能量时,就会发生“点火”现象。届时,燃料可以继续自行“燃烧”,产生的能量超过引发初始反应所需的能量。   研究论文合著者、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核聚变项目首席科学家奥马尔·哈瑞肯说:“最新研究结果令人兴奋,但我们离实用的核聚变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需要几十年。”

News Detail

可提起蛋黄的“剪纸”机器人抓手面世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工程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抓手,它极其灵活精确,能够提起柔弱的蛋黄而不破坏它,且其精确度足以举起一根头发。这一成果适用于柔性机器人和生物医学技术。 新型机器人抓手能够提起柔弱的蛋黄而不破坏它,且其精确度足以提起一根头发。   这种新型抓手借鉴了剪纸艺术,包括切割和二维(2D)折叠的方式,最后形成三维(3D)形状。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通过在大部分材料上切割平行狭缝,使用剪纸将2D片材转换为弯曲的3D结构。3D结构的最终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外边界。例如,具有圆形边界的2D材料将形成球形3D形状。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定义并展示了一个允许用户向后工作的模型。如果用户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弯曲3D结构,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他们在2D材料中所用的狭缝的边界形状和图案。通过控制材料被推或拉的方向,可对最终结构进行额外的控制。”   新技术比以前将2D材料转换为弯曲3D结构的技术要简单得多,它允许设计师从2D材料创建各种定制结构。   研究人员制造的新型抓手能够抓取和提升蛋黄、人类头发等物体,体现了该项技术的实用性。   研究人员表示,“传统的抓手牢牢抓住物体,它们通过向物体施加压力来抓取物体。当试图抓住易碎的物体(例如蛋黄)时,可能会造成问题。但我们的抓手本质上是围绕一个物体,然后将其举起,类似于将双手抱在一个物体上的方式。这使我们能够在不牺牲精度的情况下‘抓握’和移动精细的物体”。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如何使用这种技术来制造对人体膝盖加温的设备,这具有潜在的治疗应用价值。

News Detail

探火之后“淘金”热:俄拟三探金星挖土返回,美国创建3D地图

460多摄氏度,90多倍地球大气压,空中都是硫酸云。和地球差不多大小,但金星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世界。2020年多国探“火”之后,又将迎来“淘金”热,俄罗斯、美国、印度都披露了探测计划,其中俄罗斯计划挖土回来。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金星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二颗行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尽管金星和地球在大小和位置上相似,但这两颗星球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金星极不适宜居住。 与火星稀薄又寒冷的大气不同,金星上的温度很高,地表温度可高达约464℃,足以融化铅,这片烧焦的土地被硫酸云覆盖,大气层浓厚,但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大气压力是地球的90多倍,这使得地表附近的空气更像流体而不是气体。但科学家们认为很早以前金星可能更像地球,并假设有什么东西导致了金星大气层中“失控的温室效应”,导致温度升高,海洋蒸发。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苏联的“金星号”系列、美国的“先驱者金星号”系列等探测器先后造访金星。近年来,欧洲、日本等相继发射金星轨道探测器。迄今为止,发往金星或飞掠金星的各种探测器已经超过40颗。 而俄罗斯最新的计划是三探金星,最后一次尝试挖土回地球。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26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所长列夫·泽廖内表示,俄科学家准备在2029年至2034年之间向金星进行三次探索,最后一次将尝试从那里运回土壤,这是史上首次进行这种尝试。 根据泽廖内的展示,俄罗斯计划三次金星探索分别将于2029年,2031年以及2034年进行。2029年将向金星派遣配备有轨道、着陆、展示和大气模块的“金星-D ”设备。2031年进行第二次探索。2034年展开“探索-3”项目,该项目将包括飞行和气球模块以及着陆和返回设备。 除了俄罗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后一次研究金星表面是1994年结束的“麦哲伦”探测器。它提供了有关金星地质的线索,但无法确定许多表面特征的来源。 长达30多年中断后,美国也要“重返”金星。NASA的VERITAS任务计划2026年发射,探索金星过去和现在的地质过程。探测器将围绕金星运行,用雷达系统透过云层创建全球3D地图,通过近红外光谱仪了解表面的组成。测量金星的引力场,确定金星内部结构。“达芬奇+”将发射直径1米的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的高温高压下探索大气层。在最后的自由落体下降过程中(如图所示),探测器将捕捉金星图像和化学测量数据。 “达芬奇+”将发射直径1米的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的高温高压下探索大气层。在最后的自由落体下降过程中(如图所示),探测器将捕捉金星图像和化学测量数据。 NASA的“达芬奇+”(DAVINCI+)任务将了解金星为何会产生与地球完全不同的命运。“达芬奇+”由航天器和探测器组成,航天器跟踪云团的运动,通过测量金星表面释放的热量绘制其表面组成;探测器将穿过大气层,采集化学成分、温度、压力和风,拍摄古老高地Alpha Regio的第一批高分辨率图像,寻找过去地壳水影响地表物质的证据。 NASA去年6月表示,目标是2030财年发射,在探测器降落前两次飞越金星。飞掠是研究大气环流和绘制地表组成图的遥感任务初始阶段。大约2年后探测器被释放,在降落过程中采集大气层数据。 除此之外,印度的金星探测计划也在酝酿中。印度金星探测计划Shukrayaan将对金星进行4年研究,包括研究太阳风与金星电离层的相互作用,金星大气的结构、组成和动力学等。该计划预计2024年发射,如果错过发射窗口,下一次发射要等到2026年。

News Detail

“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新华社合肥1月24日电题:“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   新华社记者杨玉华、马姝瑞、吴慧珺   今天,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津津乐道它的“逆袭”:经济总量超万亿元,聚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最热太阳”“最久留光”“最快算力”等科技突破不断……   地处中部的合肥,“科创之路”有何特色?2022年开年,记者实地观察合肥怎样让创新在这座城生生不息。   原始创新怎么有更多源头活水?   春节前,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创造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新世界纪录。   这是在安徽创新馆拍摄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2020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从量子通信、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到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等,一批科技成果近年从合肥走向世界。   参会人员在合肥举行的2021量子产业大会上参观“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模型(2021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为什么原始创新不断诞生在这座城?   “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1970年,“科大南迁”,合肥人腾出地方、凑齐粮票接纳了这所学校。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一批下属科研院所也纷纷落户合肥。   这些科教资源,打下这座城的底色。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合肥高新区云飞路,这条数百米长的街道聚集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包括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2021年这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较上年增长超50%。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展示的“高速量子密钥生成终端”模型(2019年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刚刚过去的2021年,掀起了一股以新技术为主的“硬科技”创业潮。合肥在源头创新上的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2021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户。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除了放大本地科研院所源头创新的效应,合肥还引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建立研发平台,聚集更多创新“动力源”。   现在,合肥正启动建设“科大硅谷”,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成立科创集团、人才集团,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让合肥成为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创新高地。   新兴产业怎么更强?   新年前夕,合肥一口气签下三个大项目:落子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布局卫星全球运营中心、牵手数字地球产业。   这座城怀揣一个更大的“摘星”梦:到2025年底,形成一个包括卫星制造、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及数据综合应用配套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   曾经很长时间,合肥的科研与产业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或“远走他乡”,很少在合肥本地转化。   这是2020年5月30日拍摄的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十多年前,致力打造家电制造基地的合肥,看到产业链上的断点:家电所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大量依赖进口,合肥决定瞄准“缺屏少芯”进行产业攻“尖”。   一位合肥市的招商干部至今记得,论证京东方项目时,他被市领导连续追问各种技术问题,答不上来的他“大冬天里浑身冒汗”。为了搞清技术路线、摸准产业前景,回去后他和同事硬是拆解了一台电脑,从显示器到内存储器一个个零部件研究。   这是2021年6月17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拍摄的OLED透明屏幕。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如今,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已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企业已增长到300多家,2021年产值增长超过2倍。   大寒时节,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热火朝天。蔚来合肥第二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正进行内部设备安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产。按规划,这里将集聚起一个年产值超5000亿元、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集群。

News Detail

宇宙中有4000亿亿个黑洞

宇宙中究竟有多少个黑洞?这是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最紧迫的问题之一,科学家们现在终于给出了答案!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对恒星级黑洞的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出了其在整个宇宙中的分布情况,并据此计算出目前可观测宇宙中黑洞的数量约为4000亿亿个。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将SISSA研究人员马里奥·斯佩拉博士开发的最先进的恒星和双星演化算法SEVN与星系相关的物理性质(特别是恒星的形成率、恒星级黑洞的数量以及星际介质的金属含量等性质)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很好地整合,研发出了一种独特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上述结论。   恒星级黑洞的质量介于几个到几百个太阳质量之间,源于大质量恒星生命的末期,新研究指出,宇宙中约1%的普通物质被“锁”在恒星级黑洞内。   研究人员解释称:“恒星的形成率等性质都是定义恒星级黑洞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元素,借助于新计算方法,我们得出了恒星级黑洞的数量及其在整个宇宙历史中的质量分布,并据此得出了整个可观测宇宙中黑洞的数量。”   研究第一作者阿利克斯·西西莉亚博士评论道:“最新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恒星和双星演化的详细模型与单个星系中恒星形成和金属含量等性质相结合,这是科学家们首次计算恒星级黑洞的数量,而且得出了迄今最扎实的结论。”   除了估算出可观测宇宙中黑洞的数量外,研究团队还与帕多瓦大学的科学家们合作,探索了不同质量黑洞的各种形成渠道,包括孤立的恒星、双恒星系统以及恒星团等。最新研究表明,质量最大的恒星黑洞主要来源于恒星团中的动力学事件。   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涵盖恒星天体物理学、星系形成和演化、引力波和多信使天体物理学的各个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恒星级黑洞及其起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News Detail

三星手机又想重返中国?全面败退中国之后,三星还能翻盘吗?

据《财经天下》周刊1月21日的报道,失声中国市场多年后,三星手机又想重回中国市场了。 近日,据韩媒报道,三星成立了新的中国团队,这一部门被命名为“中国市场创新组”(China Business Innovation Team),涉足领域覆盖手机、家居设备。 而这个新部门在内部拥有很高的话语权,直接向三星副董事长韩钟熙汇报。这位曾经立下显赫战功的原电子影像显示业务负责人也刚刚经历过集团的人事地震,上任不久。 自2016年Note7“爆炸门”事件后,三星曾多次向中国消费者喊话“we are back”。智能手机领域竞争激烈如红海,更多玩家意识到国际市场红利见顶,中国仍旧是少数还拥有消费成长力的市场,但无奈夙愿久未达成。0.6%,一个现实的数字,这是三星2021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区的市场占比。 三星手机目前在全球市场依然是出货量第一位,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曾经非常出色,市场份额一度超过30%。但从2015年开始,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 说实在看到三星手机又要重返中国,很多人都会很诧异,因为感觉2016年之后,三星已经在中国人的视野之中逐渐消失了,没想到现在的三星又要重新返回中国,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三星的操作呢?三星手机重返中国还有希望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三星之所以会出现从中国败退的现象,我们之前其实也已经专门分析过了,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说三星就败退了,而是因为三星由于自身的众多问题导致了三星在中国市场上难以立足,表面上来看三星在中国的溃败实际上是因为三星note7手机自身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但是实际上三星在中国的溃败却不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原因,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三星在中国市场上过于傲慢,本身三星手机的价格相对较高,虽然采用了机海战术,但是依然有众多的高价手机,本身的性价比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三星本身的系统又在国内属于负优化的状态,本身系统非常不好用,用户体验很差,最终的结果在国产移动手机的兴起之下,三星被中国市场所抛弃,中国消费者放弃了三星手机。 其次,我们看到了三星之前的失败再来看三星现在能否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呢,我们想说其实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对于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已经发生了非常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中国消费者之前崇拜洋品牌的心理已经被彻底打破,当前国货为王的潮流已经开始逐渐兴起,无论是新国潮运动还是国货的消费理念,都已经成为了主流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三星作为一个海外的手机品牌,本身在市场上就不具备较强的市场优势,再加上之前三星的问题就很多,自然在当前的市场来看,很难真正的被中国消费者所认同。另一方面,三星这些年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失去了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再想大规模的进入市场,势必要进行全面的市场扩张,而我们看到的是三星本身的市场扩张能力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些年缺乏足够的市场积累的话,想要在短时之内实现市场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对于当前的三星来说,中国市场不是没有希望,但是如果真的需要在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话,原先的那种大牌企业的傲慢做派实际上完全不可取,三星必须要学会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研究中国市场,真正来拥抱中国市场的需求,让中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只有这样的三星才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立足,而这一点三星可能必须要仔细考虑。

News Detail

吉利拟收购魅族手机:“小而美”敌不过“100亿”

36氪从多个独立信源获悉,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正与手机厂商“魅族”接触洽谈收购事宜。“交易还在进行中,正在做 DD(尽职调查)。”多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对 36 氪表示。   在收购价格方面,由于交易尚未结束,作价并未明确。   吉利在造手机方向已有行动。在小米宣布造车后不久,2021年9月,吉利集团成立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定位高端手机领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对进军手机领域一事表示:   “手机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天眼查显示,吉利集团(宁波有限)公司是星纪时代的第一代股东,持股32%;李书福本人持股6.1%。此前路透消息称,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计划在2023年推出手机产品。   一位知情人士对36氪称,此次收购魅族,出面讨论交易事宜的正是星纪时代的法定代表人、董事兼总经理王勇。   36氪就此事向吉利旗下星纪时代公司、魅族方面求证,截止发稿,星纪时代尚未回复;魅族官方对 36 氪仅回复称:“感谢对魅族的关心”。   资本储备上,星纪时代近来一直在进行密集增资。去年12月,星纪时代完成了一笔未披露金额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吉利集团、宁波铂马和经开投资;1月13日,星纪时代的股东又新增了武汉经开星纪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注册资本增至7.15亿人民币,增幅10%。   除了储备资金粮草,吉利旗下的手机团队星纪时代一直在紧锣密鼓攒研发、管理团队。   从管理层来看,星纪时代的CEO王勇,曾任中兴通讯副总裁,主要负责市场,主导的产品包括中兴的TD-SCDMA手机等等。离开中兴通讯后,王勇又加入了华硕,任中国区副总经理。此外之外,王勇还有过创业经验,在手机圈子里相对低调。   管理团队中还有其他来自中兴通讯的高管,比如曾任中兴通讯小灵通产品线总经理、手机研发副总、移动宽带产品线总经理的张亚东。有知情人士对36氪表示,张亚东“能力很强,口碑很好”。   36氪获悉,已经有小米、OPPO背景的员工加入吉利手机团队,比如系统软件负责人汪文俊,其在2010年就已经加入小米,此后又转战OPPO。   小米、OPPO在内的手机厂商研发团队正在被吉利手机项目盯上。有小米人士不久前向36氪透露,“吉利正用2到3倍的价钱从小米挖人”,另有OPPO方面人士也向36氪表示,“吉利也在挖我们的人,各个领域都有”。   经查询发现,星纪时代近期已经陆续提交多项手机相关的商标申请,包括“UPUPHONE”、“来者”、“随身大屏”等等。另有行业人士对36氪预测,吉利手机未来大概率会找富士康代工,在内部战略上,“车机协同”也已经在计划当中。   不过,吉利手机要出成品,当下最急切的任务还是,如何尽快拼凑齐手机行业专业人才。而直接收购,花钱买时间,是一项自然而然的选择。行业人士向36氪分析,尽管出货量有限,魅族现在比较值钱的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手机团队。   对于魅族来说,被并购或许也是难以逃开的命运。   有手机供应链人士对36氪称,最近两年,魅族手机的年出货量掉到一百万台左右。相比巅峰时期动辄一千万台以上的出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而手机厂商的出货量,直接与供应链稳定性、话语权直接挂钩。   前述人士向36氪表示,2020年的核心产品魅族17就曾因为出货量有限,从供应链上要不到光学防抖模组产能,导致发布时间一再延期,最终从春季延迟到了5月份。还有行业人士测算,如果以魅族18的堆料配置来看,出货量至少要到200万才能够保证手机业务能够打平。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是一直是网传收购魅族的第一人选。2015年2月,阿里投资与魅族前述《投资协议》,收购魅族科技29.34%的股权。不过,到了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阿里因为上述举动违反反垄断法,被罚50万元。   在国内激烈的手机市场竞争中,魅族最近几年一直陷于困顿。   2017年魅族创始人黄章复出之后,随即操刀推出了魅族15、16、17、18四个系列——为了聚焦在中高端市场,黄章主导砍掉了销量扛把子魅蓝系列。   这当中伴随着被称为“魅族三剑客”的接连离职:原魅族总裁白永祥离职后,到了2018年、2019年,原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杨颜、李楠接连卸任。   魅族最近几年战略也颇为摇摆。比如去年3月份发布的魅族18,为了走好精品路线,价格突破到了4399元左右,并且把“无广告、无预装、无推送”的“三零”政策作为了营销噱头,彼时魅族将其定义为“安全纯净手机与其他手机的拐点之战”。不过,这场所谓的“拐点之战”,半年就宣布失败,魅族很快隐晦表示不再坚持零广告策略。   此后,魅族手机又放弃了精品路线,魅族18系列的几款后续机型(魅族18s、18X等)售价相比魅族18,价格出现了较大跳水。在近期,魅族又重启了此前由李楠一手打造的魅蓝系列,推出的手机产品价格拉低到了699元。   成立 2003 年,以“MP3”发家,在创始人黄章的带领下,魅族曾因产品设计的优秀体验被业内冠以“小而美”的标签,但即使是2015 年魅族拿下阿里投资的高光时期,年出货量也在500 万部徘徊,而在当时,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已经超过7500万部,小米则超过了6100万部。   以目前的手机市场来看,低端、小众已经很难再寻求增量。   1 月初,36 氪独家报道了以游戏手机见长的“黑鲨”拟被腾讯收购事宜,交易完成后,黑鲨将与腾讯游戏业务进行联动,进一步谋划“元宇宙”版图;这样来看,渴求车机协同、斥资 100

News 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