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過高三大主因!怎麼降低膽固醇?
分析2021年衛福部公告的十大死因,除了癌症依舊佔比最高,接著就是心臟疾病 (20,547人) 及腦血管疾病 (11,821人),這些都與膽固醇、高血脂息息相關。究竟我們該如何正確將膽固醇,降低疾病風險?
膽固醇的迷思
聽到「膽固醇」,我們也許會認為它不健康,或是體內越少越好。事實上,膽固醇是製造細胞膜、合成荷爾蒙的所需原料,在維持生理機能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不像大家所說的有百害而無一利。
膽固醇與高血脂的關係
一般在健檢報告上看到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高密度膽固醇(HDL-C)」、「三酸甘油酯」等指標,若是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而「高密度膽固醇」過低。或合併以上各種情形就稱之為「高血脂」。
為什麼有「好膽固醇」、「壞膽固醇」之稱?
不管是食物裡或是人體內,膽固醇「本身」並沒有分好壞,關鍵在於人體如何利用。膽固醇在血管內由脂蛋白負責運送及回收,它可以將膽固醇分配到各個組織,也能將多餘的膽固醇回收到肝臟。
我們可以假設,膽固醇原本是一個單純善良的人,他有兩個要好的朋友:高密度脂蛋白 (HDL) 與低密度脂蛋白 (LDL) 。
我們可以將 HDL 視為膽固醇的「好朋友」,LDL 視為「壞朋友」,為什麼這樣說?
HDL-好膽固醇
HDL 可以將血管及周邊組織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進行合成及代謝,移除血管中多餘的膽固醇,避免堆積在血管壁中,對血管健康有加分的效果。
LDL-壞膽固醇
LDL 因為體積小,容易滲入血管壁形成粥狀動脈硬化,使血管壁增厚、失去彈性。血管通道變窄的情況下,會導致血液流通困難,嚴重時甚至會阻塞血管。
所以,一般在健檢報告上常看到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也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過量時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壞膽固醇。
為什麼會引發高血脂?
原因可分為兩大部分:遺傳因素、後天因素,排除不可控制的先天因素,以下幾種後天行為可能引發高血脂:
- 疾病影響:糖尿病、腎臟病、甲狀腺機能低下、肝病等。
- 服用藥物:thiazide 類利尿劑、降血壓藥、類固醇、口服荷爾蒙等。
- 不良生活習慣:總熱量或脂肪攝取過多、飲酒過量、吸菸、肥胖、低運動量等。
尤其是飲食習慣,喜歡吃到飽、油炸、肥肉、動物內臟、奶製品、精緻甜點、有殼海鮮的人,都算是高血脂的危險族群!此外,長期生活緊張、工作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血脂異常。
血中膽固醇從何而來?
當我們吃下高膽固醇食物像是蛋黃,是否就會完全轉化為血中膽固醇,增加血管負擔?
食物膽固醇 ≠ 血中膽固醇
2015年美國農業部 (USAD) 發表的飲食指南,取消膽固醇攝取量的設定上限,因為由美國心臟學會 (AHA) 及美國心臟學院 (ACC) 的研究顯示,「吃下去的膽固醇與血液中的膽固醇」兩者的關聯性已不再這麼絕對。
人體的膽固醇主要有兩大來源,約有70-80%是由肝臟生成,另外20%左右則是從食物攝取,顯示大部分的膽固醇都是由人體自行生成。
而且人體內有套調節機制,一旦攝取的膽固醇過多,肝臟便會減少合成量,讓膽固醇濃度維持正常值。
我們可以放心吃高膽固醇食物?
雖然膽固醇「本身」並沒有好壞,不過還是應該留意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因為高膽固醇食物常含有「高飽和脂肪酸」或「高熱量」,且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對高血脂患者來說,不是不能攝取高膽固醇食物,而是應該留意其他成分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降血脂、控制血脂的三大關鍵
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以下原則都有助於控制血脂:
生活控制篇
- 擺脫壞習慣:如戒菸、戒酒、避免熬夜,並保持作息規律。
- 增加運動頻率:運動除了有助於消耗熱量、避免肥胖,也能提高血中好膽固醇的濃度。
- 維持理想體重:BMI 控制在 18.5~24 。
- 保持情緒穩定:適度安排休閒活動,釋放壓力。
- 定期健康檢查:注意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的數值。
- 按時服藥: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藥物控制相當重要,應遵守醫師、藥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貿然停藥。
飲食篇
✕ 避免食用
- 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的皮或內臟(豬皮、豬心、豬肝等)、豬/牛油、五花肉或肥肉、蟹黃、魚卵、蛋黃
- 精製糖:甜食、含糖飲料或是大量的澱粉,都會提高壞膽固醇。
- 高熱量食物:油炸食物、精緻甜點等高熱量食物會增加腸道吸收膽固醇,也容易導致體重過重。
✓ 可以多吃
-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如鯖魚、鮭魚、秋刀魚、鮪魚等,可以提升好膽固醇,促進血管健康。
- 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碗豆、秋葵、馬鈴薯、燕麥、大麥、香蕉、蘋果等。水溶性纖維有助於降低傯膽固醇及壞膽固醇(LDL-C),也能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 烹調方式
- 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避免油炸、油煎。炒菜油品選擇橄欖油 、花生油、菜籽油、芥花油、葵花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油品,且盡量使用水炒、避免大火快炒,以免油品超過冒煙點而變質。
藥物控制篇
血脂異常的族群如果無法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下降,長期下來就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應該盡早接受 statins 類 藥物治療,對心血管也能起到保護的作用。
不過,statins 類降血脂藥物仍有必須注意的副作用,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肌病變,例如肌肉痛、虛弱、抽筋、僵硬等症狀,如果患者在服藥後出現肌肉不適,應向醫師或藥師反映,以利進行用藥評估。
雖然高血脂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但血管健康卻已存在著威脅,所以定期健康檢查非常重要!對於已是高血脂症的患者,務必遵守醫師與藥師的指示穩定服藥。
認識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一樣都是人體脂質的一種,來源也和膽固醇大致相同。它能提供細胞所需能量,也有助於能量的儲存,適量的脂肪組織能防止體溫散失,也能保護內臟器官減少衝擊與摩擦。
如果體內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就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進而引發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更可能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另外,三酸甘油酯也容易使血液過於黏稠,若指數≧ 500 mg/dL時,就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
判讀健檢報告-高血脂診斷標準
正常值 | 警戒值 | 危險值 | |
總膽固醇 (TC) | < 200 mg/dL | 200~239 mg/dL | > 24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 < 130 mg/dL | 130~159 mg/dL | > 160 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 > 40 mg/dL | < 40 mg/dL | < 40 mg/dL |
三酸甘油酯 (TG) | < 150 mg/dL | 150~199 mg/dL | > 200 mg/dL |
一般而言,膽固醇指數應維持在正常值內,如果檢驗結果處於警戒值,應調整飲食及生活型態,一年內再次追蹤。如果有其中一項達到危險值,且改變飲食及運動仍無法控制時,就必須搭配藥物控制。
高血脂的診斷並非從單一指標就能判斷,而是需要觀察各類血脂成分的比例,再由醫師做綜合評估。若是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則可能增加身體的潛在風險,例如:
- 高血壓
- 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或停經者
- 有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歲,女性≦65歲)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 (HDL-C < 40 mg/dL)
- 吸菸
高血脂有什麼風險?
血脂濃度過高,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動脈硬化,或是引發血管阻塞。
如果阻塞發生在腦部,可能引起腦中風,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如果發生在腎臟血管,會造成腎性高血壓、腎衰竭;若是阻塞部位在下肢周邊動脈,會導致末端肢體的血流量減少,下肢可能出現間歇性跛行(突發疼痛、麻木)或其他病變。
萬一發生在心臟附近的冠狀動脈,就可能造成心肌缺氧,出現胸悶、心絞痛的症狀,若硬化斑塊破裂完全堵住血管時,就會引發心肌梗塞。尤其是氣溫劇烈變化時,心肌梗塞往往來得突然,死亡率相當高。
所以,如果血脂濃度沒有妥善控制,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可是不容小覷。
Sponsored by Egroup88